近年來,我國PM2.5濃度大幅下降,重污染天數(shù)明顯減少,秋冬污染程度明顯降低。
2013–2019年,全國74個新標準第一階段監(jiān)測實施城市(即74城市)PM2.5、PM10、SO2、CO和NO2濃度分別下降43%、40%、73%、39%和12%,平均重污染天數(shù)由29天減至5天。
京津冀及周邊地區(qū)“2+26”城市PM2.5、PM10、SO2、CO和NO2濃度分別下降47%、38%、77%、49%和11%,平均重污染天數(shù)由75天減至20天。
北京市改善幅度更明顯,PM2.5、PM10、SO2、CO、NO2濃度在近6年中分別下降51%、35%、83%、55%和27%,重污染天數(shù)由53天減至4天。
2019–2020年秋冬季(截至2020年2月15日,下同),74城市PM2.5平均濃度為50微克/立方米,與2013–2014年秋冬季相比下降44%;平均每個城市發(fā)生4天重污染天,比2013年秋冬季減少15天。
“2+26”城市2019–2020年秋冬季PM2.5平均濃度為77微克/立方米,與2013年相比下降40%;每個城市平均發(fā)生14天重污染,比2013年秋冬季同期減少28天。
北京市秋冬季PM2.5濃度呈波動下降趨勢,2019–2020年秋冬季PM2.5濃度比2013年下降44%;發(fā)生8天重污染,比2013年秋冬季同期減少12天,空氣質(zhì)量改善明顯。
京津冀地區(qū)秋冬季PM2.5污染硝酸鹽已經(jīng)超過硫酸鹽成為主要二級組分
PM2.5中的成分其實比我們想象得要復雜。PM2.5包括一次排放的顆粒物,也包含SO2、NOx等氣態(tài)污染物二次轉(zhuǎn)化生成的顆粒物。
2013年以來,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,PM2.5一次組分濃度和占比都下降明顯。揚塵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地殼物質(zhì)占比從20%下降到10%左右。
而在二次組分的部分,則分為硝酸鹽、硫酸鹽、銨鹽等。硝酸鹽來自于工業(yè),比如汽車、火車、輪船、飛機、鍋爐、民用爐等燃燒石油類燃料等。硫酸鹽則主要來自于燃煤產(chǎn)生。
由于近些年來燃煤污染的治理取得成效,目前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(qū)的硫酸鹽濃度已經(jīng)大幅下降。與此同時,相較于硫酸鹽,硝酸鹽的下降并不明顯,已經(jīng)成為占比最高的二次組分,京津冀地區(qū)的二次PM2.5污染已經(jīng)由硫酸鹽型污染轉(zhuǎn)變?yōu)橄跛猁}型。
此外,有機顆粒物濃度依然較高,氮氧化物(NOx)和揮發(fā)性有機物(VOCs)是秋冬大氣污染防治的關(guān)鍵。
信息來源:北極星環(huán)保網(wǎng)http://huanbao.bjx.com.cn/news/20200306/1051205.shtml